undefined在看這部電影前,沒有人知道Eddie是誰,也不知道他做了什麼事為什麼會被翻拍到大螢幕上。但看完後卻不知覺被他追逐夢想的勇氣所感染而淚眼盈眶。自己想要的是什麼?夢想是什麼?看完這部電影或許你會找到你想要的答案。這部勵志電影是改編至1988年冬季奧運英國跳台滑雪英國記錄保持人Michael Edwards的真實故事。

想了解這部電影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~

電影一開始就帶入小時候的他因病行動不便,但為了成為奧運選手而不間斷練習。無論過程折斷幾付眼鏡受過多少次傷,既使父親無數次的不看好,卻無法澆熄他想成為奧運選手的澎湃熱情,而這時的他還只是個未滿十歲。看見這麼小的他為了夢想勇往直前,或許是小孩子的天真但也因此讓我們看見,因為這份純粹所以在追逐夢想才能更顯得無所畏懼。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上面寫著:你不需要一開始很厲害,但你必須開始才能很厲害。而這時的他正踏在開始的道路上!!

 

跳台滑雪是一項需要速度、彈跳力與肢體平衡的運動,還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到成績(包含風速風向等等)。因此許多運動員從大約6歲就接受訓練,讓身體從小去熟悉適應。而電影中的Eddie是在22歲時才開始接觸,起跑就輸給別人一大截,不僅如此還沒有教練可以詢問跳躍技巧。他只好不斷挑戰40公尺跳台用身體去尋找正確的方法。而這時也因緣際會認識了傳奇跳台選手Bronson Peary,他是個天賦異稟的選手但由於驕傲自大導致被教練踢出團隊,甚至後來被業界稱為公認的失敗者。或許Peary察覺到自己的失敗,進而開始教導Eddie技巧。因此後面成績才有更大突破。

由於Eddie不輕言放棄的精神感動了許多人,或許在許多人眼中Eddie是個運動場上的諧星,亦或與其他跳台選手成績相比總是敬陪末座,但無論那道牆多高他都願意嘗試。劇中不斷提到奧運的精神:一個真正奧運選手所該擁有的不是上天所賜予的天賦,而是無論如何從不言棄的精神。唯一的選擇就是盡其所能做到最好,既使結局是以失敗收場。他本身所體現的就是一位奧運選手真正所應該擁有的精神。這部片也讓我們知道重點不是在於別人的眼光,而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!!

“Was I afraid of jumping? Of course I was. There was always a chance that my next jump would be my last. A big chance”

我會害怕跳躍嗎?當然我害怕。很有可能下一次就是我最後一次跳躍了。有很大的機會。

但他因此而恐懼了嗎?!現今53歲的他仍然期許自己未來能有機會參加跳台滑雪比賽。年過半百的他都未曾放棄,仍然持續著他所熱愛的運動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arlieRadiat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